随着2025年女足世界杯的临近,各支参赛队伍陆续公布了最终的23人名单,标志着这场全球瞩目的女子足球盛会进入倒计时阶段。中国女足与丹麦女足作为D组的首战对手,分别以新老结合的阵容亮相,引发广泛关注。丹麦队由拜仁前锋哈德领衔,中国队则在主帅米利西奇的带领下,集结了王霜、唐佳丽等核心球员,同时注入霍悦欣、邵子钦等新生力量。这份名单不仅是战术布局的缩影,更承载着球队的荣誉与梦想。
中国女足的23人名单体现了鲜明的“传承与革新”特点。与2023年世界杯相比,球队更换了12名球员,王珊珊、张琳艳等功勋球员缺席,而吴海燕、王霜等经验丰富的老将回归,搭配“00后”新星霍悦欣、王爱芳,形成年龄跨度合理的梯队。门将位置延续了朱钰、徐欢、潘红艳的配置,后防线由吴海燕和李梦雯两位留洋球员坐镇,中场则依赖张馨、沈梦雨的组织能力,锋线则依靠王霜的创造力和唐佳丽的冲击力。
丹麦队的名单同样值得玩味。除了哈德、屈尔等效力于欧洲豪门的球星,中场核心斯瓦瓦(皇马)和后卫塞韦茨克(埃弗顿)的入选,彰显了球队注重攻防平衡的思路。与中国队相比,丹麦球员平均身高优势明显,且多数球员在欧洲顶级联赛效力,身体对抗和高空球争夺可能成为其制胜关键。
中国女足的灵魂人物王霜,第四次入选世界杯名单,其定位球技术和前场串联能力仍是球队进攻的“发动机”。尽管近年因伤病状态起伏,但她在武汉车谷江大的表现证明了她仍是亚洲顶级前锋。另一位焦点球员唐佳丽,凭借在上海农商银行的稳定输出重返国家队,她的跑位意识和临门一脚将为中国队提供急需的得分保障。
丹麦队的哈德无疑是最大威胁。上赛季从切尔西转会拜仁后,她以23粒进球成为德甲银靴,其速度和射术极强。中场方面,阿森纳的屈尔擅长控场调度,而皇马斯瓦瓦的远射能力可能成为中国队防线的心腹大患。两队核心球员的直接对话,或将决定小组赛首战的胜负走向。
中国女足在米利西奇上任后,逐渐从防守反击转向更主动的控球打法。永川国际赛5球大胜乌兹别克斯坦和泰国的比赛中,球队展现了边路突破和中路渗透的结合。面对丹麦队,预计中国队会收缩防线,利用王爱芳、沈梦雨的跑动能力打快速反击,同时通过王霜的直塞寻找唐佳丽或邵子钦的突击点。
丹麦队则可能延续欧洲球队的高位逼抢策略。其3-5-2阵型中,哈德与旺斯高(巴黎圣日耳曼)的双前锋组合冲击力十足,而边翼卫韦耶(埃弗顿)的插上助攻将考验中国队的边路防守。若中国队能限制丹麦中场的出球线路,并利用对手压上后的空档,或许能制造爆冷机会。
D组中,英格兰女足作为欧洲杯冠军实力超群,而海地队虽为世界杯新军,但个人能力突出。中国女足需在首战丹麦时至少争取平局,才能在后续对阵海地和英格兰时掌握主动权。历史战绩显示,中国女足在2023年世界杯未能小组出线,而丹麦队则闯入八强,心理层面丹麦略占上风。
中国女足近期热身赛状态回升,尤其是年轻球员的成长带来变数。例如,18岁的中场王爱芳在辽宁队的表现被誉为“新王霜”,她的灵性突破可能成为奇兵。若中国队能发挥团队协作优势,并减少后场失误,仍有希望复制2022年亚洲杯的逆袭之路。
23人名单的揭晓,不仅是对球员个人能力的认可,更承载着国家足球发展的期待。对中国女足而言,本届世界杯既是检验重建成果的试金石,也是为2027年本土世界杯练兵的关键舞台。无论结果如何,这支兼具韧性与活力的队伍,已准备好用绿茵场上的拼搏,书写新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