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,16轮战罢,传统豪强与新兴势力的碰撞让积分榜充满戏剧性。阿根廷以绝对优势提前锁定头名,巴西、厄瓜多尔紧随其后,而昔日美洲杯冠军智利却黯然出局,与“国足”同病相怜。在这片足球热土上,每一场比赛都可能是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——既有梅西、桑切斯等老将的最后一舞,也有维尼修斯、阿尔马达等新星的崛起宣言。南美足球的狂野与细腻、铁血与技巧,在此刻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。
阿根廷队以11胜1平3负积34分的战绩提前三轮晋级,展现了世界杯冠军的统治力。尽管本轮1-1战平哥伦比亚,但少打一人的逆境下由阿尔马达扳平比分,凸显了球队的韧性。梅西虽逐渐淡出核心角色,但替补登场仍能盘活进攻,新一代球员如阿尔瓦雷斯(世预赛4球)和恩佐·费尔南德斯已接过重任。红牌隐患(如恩佐本轮直红)和防守端偶尔的松散,为淘汰赛阶段埋下伏笔。
巴西队在安切洛蒂上任后经历阵痛,但本轮1-0力克巴拉圭,凭借维尼修斯的制胜球跃居积分榜第二,提前两轮晋级。桑巴军团进攻端依赖“皇马三叉戟”,但中场老化问题显著——卡塞米罗状态下滑导致攻防转换滞涩,帕奎塔创造力不足。安切洛蒂的战术改革初见成效,但若想冲击世界杯冠军,仍需解决锋线效率(15轮仅20球,远低于阿根廷的27球)和边路防守的漏洞。
厄瓜多尔成为本届预选赛最大黑马,以7胜6平2负的战绩(扣除罚分后仍25分)紧随巴西,防守端仅失5球冠绝南美。这支青年军凭借纪律性和快速反击颠覆传统强弱秩序,甚至一度在积分上压制巴西。球员年龄造假风波暴露了青训体系的急功近利,后续能否保持稳定性仍是疑问。
巴拉圭和乌拉圭则演绎了两种生存哲学。巴拉圭以“铁桶阵+闪电反击”著称,15轮仅丢9球,苏塔(争顶成功率75%)领衔的防线让巴西锋线屡屡受挫。乌拉圭虽近期4轮不胜,但阿吉雷、德阿拉斯卡埃塔等新生代逐渐接班,本轮2-0委内瑞拉后距晋级仅一步之遥。两队证明:在南美,实用主义与激情足球同样能杀出血路。
智利的陨落最令人唏嘘。本轮0-2不敌玻利维亚后,这支两届美洲杯冠军以2胜4平10负积10分垫底,连续三届无缘世界杯。桑切斯和比达尔等黄金一代老去,青黄不接的阵容甚至被讽为“南美国足”。比赛中德保罗对比达尔的“看电视”手势嘲讽,更折射出英雄迟暮的残酷。
同样挣扎的还有哥伦比亚。尽管路易斯·迪亚斯(本轮对阿根廷破门)等球星闪耀,但5轮不胜后仅排名第六,附加赛资格岌岌可危。南美足球的竞争已从“双雄争霸”演变为“群雄割据”,任何球队的懈怠都可能付出代价。
南美世预赛的战术多样性堪称教科书级别。阿根廷的“小快灵”传控、巴西的边路爆点、厄瓜多尔的高位逼抢、巴拉圭的密集防守,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对抗。安切洛蒂的4231变阵、玻利维亚的高原主场优势(本轮2-0智利),更凸显了教练智慧和地理因素的微妙影响。
最后两轮,剩余席位的争夺将更趋惨烈。委内瑞拉(18分)与哥伦比亚(22分)争夺附加赛资格,秘鲁(12分)仅存理论希望。而6.5个名额的新规,既给了二线球队机会,也加剧了“生死线”上的心理博弈。这片大陆的足球哲学,永远在荣耀与遗憾中书写新的传奇。